近几年大部分的学校都完善了升学体制,一般愿意继续学习的学生,可以通过对口高考考大专。考上大专的学生,在校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,以及对专业的积累,毕业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。下面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中考没有上考可以读吗的相关内容,后期若有变化,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。
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师247人,外聘教师34人,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45人。有双师型教师105人,省工艺大师7人,建立了7个工作室,株洲市核心1人,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3人,其中株洲市学科带头人5人、骨干教师102、教学19人。主持教学科研课题1项,省级教学科研课题7项。教师参加、省地市各级教学竞赛,获奖三百多人次,发表教学论文近七百篇;有3位老师作品入选了"湖南文化走进法国"活动进行巡展,有1位老师获得了"*陶瓷技术能手"的称号, 有12名教师获*"创新杯"说课赛一等奖。逐步形成了一支"大师引 领,专兼结合"的高素质教学团队。
醴陵职业教育始于1905年成立湖南瓷业学堂,历经百年风云,其间几度起伏。1985年8月,原醴陵渌江中学(解放塘)设立职业高中部,是为“陶职”创办之始。1987年7月,经醴陵市人民政府批准,成立醴陵市渌江职业中学,校址设东正街69号原醴陵商业子弟学校。1996年8月,学校搬迁至醴陵市玉瓷北路光塘1号今校址。1996年月12月,经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,更名为醴陵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。1997年8月,位于原仙霞镇清安铺村的醴陵市第三职业中学撤校并入。2000年3月,醴陵市劳动技工学校撤校并入。2001年1月,醴陵工贸职业中专(醴陵市永胜瓷厂子弟学校)撤校并入。2001年8月,醴陵市教师进修学校(醴陵市渌江书院内)整体并入。2009年8月,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,更名为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。三十余年办学,经历虽然曲折,发展令人自豪,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万余名。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脚踏实地,自强不息,在不同岗位上创造了辉煌业绩,成就了出彩人生。
学校现有占地面积7.3万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积5.6万平方米,现有教职工267人,其中双师型教师108人,省工艺大师8人,省、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;建立了7个名师工作室,12位教师获全国“创新杯”说课赛一等奖;全日制在校学生3250人;设有陶瓷工艺、花炮生产与管理、工艺美术、汽车运用与维修、电子商务、机械制造技术、旅游服务与管理、计算机平面设计、音乐等15个专业,其中陶瓷工艺专业被评为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性特色专业,花炮生产与管理专业是省特色专业,陶瓷工艺专业群是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。
学校坚持“立足园区,对接产业,服务地方经济”的办学理念,以“厚德、精技、笃学、善行”为校训,确立了“产业人才摇篮、新兴产业引擎、国家中职名校”的发展定位,设有陶瓷工艺、花炮生产与管理、工艺美术、汽车运用与维修、电子商务、机械制造技术、旅游服务与管理、计算机平面设计、音乐等14个专业,其中陶瓷工艺专业被评为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性特色专业,陶瓷工艺专业群是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,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。
旅游服务与管理 专业(对口升学方向)
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,从事导游、酒店和旅行社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。可通过对口升学进入本科院校。
备注:
1. 对口升学
国家专门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学习开辟的绿色通道。历年来我校对口升学成绩优异,近四年高考二本录取共计221人,本科录取人数连续四年名列前茅。
2. 国防班
准军事化管理和中职课程体系深度融合,深入开展国防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模式,充分利用国防教育强大的综合育人功能,通过“行为习惯影响学习习惯 ”,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,促进学生身体、心理、仪表、社交、技能、特 长 、 品德七大个人养卓越提升,达到“益德、益心、益智、益识、益体”。